独立3年,荣耀承接住成长的压力,在手机主业上表现可圈可点,但冲击资本市场还需要更多新故事。它准备好了吗?
从华为独立3年,荣耀的新故事从资本市场开始。
近日,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荣耀董事会公告文件显示: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,公司将不断优化股权结构,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,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。
“借壳上市从来不是荣耀的选择。”荣耀CEO赵明在接受时代周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明:荣耀肯定会在中国上市,至于上市时间和上市地点,计划由股东和董事会来定,CEO还是做好经营。
图源:企业供图
经过此前的融资,目前荣耀股权结构已经相对多元,包括以国资为代表的资方 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供应链上游 以松联科技、天音控股为代表的经销商下游,此外,该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在员工中覆盖比例颇高,有员工投入上百万认购公司股权。
可以说,独立后的荣耀,是在这些产业力量的扶持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。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,2023年第三季度,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6670万部,荣耀以18%的市场份额重返第一,出货量为1180万部。
然而,随着手机行业进入存量博弈,创新陷入瓶颈,手机厂商们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大不如前。
举例来看,截至11月24日收盘,小米集团(01810.HK)市值为3748亿港元,较历史高点(2021年1月)8968亿港元已跌去5220亿港元,传音控股(688036.SH)市值为967亿元,较历史高点近2000亿元(2021年2月)同样缩水近半。荣耀要想在上市后获得高成长、高估值,还需要更多新故事。
上市猜想
单飞3年,荣耀的上市计划一直备受外界关注。
“近段时间,网上的各种谣言说荣耀要借壳上市,给股民和老百姓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。董事会发这个声明,就是想通过公告以正视听。”赵明说道。
根据董事会公告,吴晖将担任公司董事、董事长,万飚担任副董事长。对于荣耀的换帅行为,赵明回应时代周报记者:“未来,荣耀在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,会按照相应的上市公司或监管机构的要求,不断完善董事会的结构和运作,吴总的加入会让董事会更加多元。未来可能有各行业的专家或者是专业人士加入到董事会当中,这是一个让荣耀发展更具潜力或者更持久的综合考量。”
如此看来,荣耀上市已经按下加速键。
图源:企业供图
这对于荣耀核心经销商吴潇(化名)来说,并不陌生。早在2021年8月,吴潇所在的经销商圈子里,就传出荣耀将加紧推进上市事宜,一些核心渠道商甚至接到了荣耀的原始股认购方案。
彼时,时代周报记者从熟悉荣耀的经销商人士处获悉,荣耀通知核心经销商可以购买原始股,认购金额为500万-5000万元不等。同年11月,荣耀还向员工开放了配股机会。
不过,到2022年3月,市场消息称,荣耀已在春节前通知部分渠道商撤回原始股认购,等待下一步消息;同年4月,网上传出荣耀强迫员工购买原始股的消息,荣耀随后辟谣表示,不存在强迫,均为自愿。
经销商配股的最新消息则是在今年7月,据雷锋网报道,荣耀开启了新一轮融资计划,主要面向各省地市一级渠道商,入股标准由此前500万元增至1000万元。近日,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经销商处证实了这一消息。
“1000万不是小数目,我们有接到通知,但我自己资金不够,就没考虑入股。”一名来自江西的经销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证监会发布的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中对公司上市需要满足的条件有着详细规定,比如盈利要求、无形资产占比要求等,其中,第八条规定,“发行人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持续的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目前,荣耀业务的主体是荣耀终端有限公司,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,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必须完成股改,将公司责任形式转换成股份有限公司。
到目前为止,荣耀官方还没有透露股改的相关消息。不过,近日,荣耀员工梅亮(化名)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:“有可能是明年上半年股改,2025年上市。接下来,可能还会引入更多股东,将国有资本持股比例降下去。”
梅亮自己也成为了荣耀的股东之一。他参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购买公司股份,价格是每股1元左右,比经销商价格低,但他不知道公司总共会派发多少股份,也不清楚自己的持股比例,“这是个黑匣子”。
根据梅亮介绍,员工要购买股权,必须签“奋斗者协议”,在加班工资、年假上有所妥协,同时也有可能在一些奖励上受到优待、倾斜。
他同时了解到,股权激励在员工中覆盖比例很高,公司2021年开始推行,最近在进行第3批,有的员工资金比较富余,投入百万,也有人靠贷款购买。“每天都有银行在我们楼下宣传,给荣耀员工专属优惠。”梅亮说道。
但梅亮自己盘算了一下,对照目前小米和传音的估值,再刨去相关费用,觉得收益可能也不会特别高。也有员工对时代周报表示,按目前情况目前,内部员工预测大约收益在30%-100%之间。
一名在荣耀工作5年的员工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他属于第3批购买股份的员工,近期刚接到认购通知,都是面对面传达,按照员工岗位、资历等综合指标配股,自己能认购多少股份暂时还不清楚。
战略困境
如果冲击上市成功,荣耀将成为继小米集团、传音控股后又一登陆资本市场的国产手机厂商。
由于荣耀没有公布近年的出货数据以及财务情况,通过横向对比小米集团、传音控股等上市公司的相关指标,或可对荣耀的估值有大致判断。
出货量方面,小米集团年报显示,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.5亿部;传音控股董事长竺兆江则在股东大会上提到,2022年手机整体出货量约1.56亿部;荣耀方面,以Omdia的数据为参考,2022年荣耀全球市场出货量为5900万部。
从市值来看,截至11月24日收盘,小米集团的市值是3748亿港元,传音控股的市值是967亿元。荣耀的具体估值目前很难确定。去年的一些媒体报道中,曾对荣耀给出450亿美元的估值。
“我觉得450亿美元估值偏高。根据荣耀的实际业绩和市场表现来看,荣耀虽然缺少可对标的对象,但也缺少明朗的成长性,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。”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。
在这个过程中,有业内人士提出,将荣耀与小米进行比较本身就不合理。目前,小米已形成多元化业务。以2022年为例,小米智能手机业务、IoT与生活消费产品、互联网服务、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9.71%、28.49%、10.11%、1.68%。此外,小米还启动了被称为“第二增长曲线”的造车业务,最新进展是将在明年上半年量产。
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,智能手机目前处在存量博弈阶段,对于荣耀来说,如果只往手机这个赛道上深耕,外界会有点担心它的资本故事是否性感,所以它需要从战略布局上去思考,还有什么想象空间。
如此看来,荣耀聚焦手机主业的战略布局或许很难撑起高估值。此外,在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,荣耀的高端化和全球化战略也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据悉,尚在华为体系内时,荣耀约有两成出货量在海外,并已有独立的海外销售渠道。从华为分拆出来后,荣耀海外渠道几近断流。“有将近18个月在海外市场几乎没有发货,从零售体系到市场体系,渠道几乎全部归零。”赵明近日在接受时代周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回忆称。
2023年是荣耀重启海外业务的第二年,重启欧洲市场的元年。欧洲市场不好攻克,长期以来,苹果和三星是欧洲市场的主要手机厂商,特别是苹果,占据着欧洲高端手机80%的市场份额。
图源:图虫创意
放眼整个行业,Counterpoint数据显示,2022年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2%至12亿部,为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;2023年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下降6%,为11.5亿台,创十年新低。该机构还称,面对前景不明的海外市场环境,多数中国手机品牌都选择了保守的扩张策略。
赵明却在此时提出“要把欧洲市场打造成荣耀的第二市场,核心战略就是在欧洲要打造高端品牌,与苹果和三星进行竞争”。
在赵明的认知里,外部带来的挑战,比如说商业环境、汇率、客户的不认可,这都是商业发展当中的正常现象。对于荣耀未来的发展,最大的挑战还是能不能持续的快速的成长,推出让消费者认可的产品。
荣耀逆势扩张,过去两年在海外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,未来这种增长是否可持续仍是未知数。
回到国内市场,华为旗舰机型的全面回归为高端市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。对此,赵明颇为感性的回应:“华为Mate60出来了,一个强劲的对手出现了,多好,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,即使未来失败又怎么样?全力以赴过就好。”
成长压力
2020年11月17日,荣耀从华为分拆独立。
在荣耀送别会上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,一旦“离婚”就不要再藕断丝连,各自实现各自的奋斗目标,“荣耀要做华为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,超越华为,甚至可以喊打倒华为,成为一个自我激励的口号。”
独立之初,荣耀从华为带走了8000名精锐员工,超过一半是研发技术人员,这些人中,有的是芯片设计师,有的是影像解决方案专家,还有很多做通信出身,已继承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核心能力。
荣耀因此被媒体评价为“富二代创业”。赵明自己也不乏调侃:“每当荣耀做出一点成绩的时候,我的微博评论里就会有人调侃:赵明一觉醒来,门缝里又被塞了一张图纸。”
过去,荣耀作为华为的子品牌主要对标小米,主打互联网模式和年轻人市场,而华为主品牌则放手向上攻占高端市场,如P和Mate系列。华为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分拆前,荣耀与华为有部分技术共享,彼时华为的中低端与荣耀的中高端产品已出现竞争趋势。
分拆后,荣耀也开始向高端市场上攻。“荣耀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华为的高度”成为荣耀独立后时常面对的媒体提问。
“3年前,新荣耀开始运作,我们就跟华为走向截然不同的技术发展道路。”近日,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,3年前,荣耀是基于麒麟芯片和鸿蒙平台开发产品,独立后要依托于行业SoC解决方案,基于安卓系统(开发产品),那时的荣耀基本上是重新出发,重新构筑自己的平台化能力和体系。”
在这个过程中,荣耀从产品体系到市场体系几乎都要推倒重来。“市场都是冷启动,已经没货了,所有的阵地市场都被人抢走后,我们重新一步步来过。当市场、产品推倒重来时,它不是起伏,而是归零,”赵明说道。
在销量上,荣耀也曾迎来“至暗时刻”:2021年4月,荣耀的国内市场份额一度跌至3%。进入2022年,荣耀才彻底走出供应链限制,产品节奏恢复常态。
赵明将荣耀过去3年的关键词分别定为“生存”、“蓄力”与“爆发”。行至2023年,IDC报告称,2023年第三季度,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05万台,同比下降6.3%,整体市场仍处于下滑阶段。但荣耀却以19.3%的市场份额问鼎国内手机市场。
此前,有媒体报道,荣耀市场份额实现深V反转背后,是渠道侧压力与产品线臃肿。随着品牌线下渠道不断扩张,渠道商包括专卖店不但越来越挣不到钱,滞销品库存也在增多。
2023年年初,原荣耀全场景业务部总裁倪嘉悦接任中国区总裁一职,开始负责管理荣耀大中华区的销售业务。从倪嘉悦接任后,渠道整体状态转入良性,在管控市场层面变得严格许多。
近期,来自东北、海南等地的经销商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荣耀产品在门店卖得不错,特别Magic系列是和数字系列,他们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。
图源:时代周报记者摄
独立3年,荣耀承接住成长的压力,在手机主业上表现可圈可点,但冲击资本市场还需要更多新故事。它准备好了吗?
分享